四则运算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则运算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则运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六年级第12册总复习运算律》
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运算律以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总复习的。
3、教材与学情分析: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首先回顾与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鼓励学生从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律。教材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的应用。学生对加法运算律一般都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乘法运算律的掌握有所欠缺,特别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4、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5、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是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二、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运算律,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我们学习过哪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学生回忆互说时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这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2.小组合作填表。
你能先举出具体的例子,然后再用字母表示这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吗?请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反馈。
一生按每条运算定律和性质的顺序报表,其他学生比较。)
运算律、性质内容用字母表示
加法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a+b)+c=a+(b+c)
乘法
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a+b)×c=a×c+b×c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一个除数,再除以第二个除数。 a÷b÷c=a÷(b×c )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a-b-c=a-(b+c)
过渡:这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有什么作用?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请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75+3.42+4.25=++3.42
300+42.8+=(+57.2)+300
(12.7-0.09)×8=12.7×-×8
2.直接写出得数。
(78+34)×8= 99×0.25+0.25= 5.73-2.9+2.9=
7.2÷100+0.72÷10= 23 × 34+13 ×34 = 2-712-512 =
3.课本第59页巩固与应用的第1题。(可选做几道)
鼓励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熟悉运算律的“结构”,同时培养简算的意识。
4.课本第59页巩固与应用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做,然后交流,通过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让学生再次体会乘法分配律。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评。
1.选择。
(1)3.2×4.9+6.8×4.9的简便算法是()。
A.4.9×(3.2+6.8)B.(3.2+6.8)×4.9×2 C.(3.2×6.8)×4.9
(2)25×4.4=25×4×1.1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
(3)(13+25)×30=13 ×30+25 ×30,这里运用了乘法()。
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78-613-123 79×101 125×42×8 304×99+304
3.下面各题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1.5-34+14=5-(34+14)=4
2.8×35+8×25+8=8×(35+25+8)
3.(25+2.5)×4=25×4+2.5×4
4.25×25 ×13 ×310=(25×25)+(13 ×310)=10+110=10110
(二)交流、评价。
四、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感受?
五、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2.4 2.75×29-1.75×29 8.48—2.61-1.39
38 ÷711+58 ÷711(21+715)÷75 6-13-23
2.面粉每千克2.6元,大米每千克3.2元。买面粉和大米各50千克,共需要多少元?
3.学校运来180本中演草,120本中笔记,把这些本子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到多少本?
六、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说课稿2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 ……此处隐藏2186个字……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馈
二是变式练习。把两个分步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三是辨析练习。身边的小马虎,判断并改错。这样分层练习,巩固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第五环节:归纳小结。
对于今天的学习,归纳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由学生总结全课,引导学生概括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则运算说课稿4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四则运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后,我安排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
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学生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
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安排让学生在数学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审题的能力,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
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到位。
四则运算说课稿5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的试题,并能够进行同一类型题的简单口算,本节课把理解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同时体会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进行应用。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往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
2、难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发现有关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层次。进而整理出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展示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整体教学思路,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同时情境的创设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本着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获得新知的思想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引入主题图。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再个别回答。这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对话与动态生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利用主题图探讨、解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算式的运算顺序。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的“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多媒体的展示也为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四则运算的方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散了教学的难度,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小结方法,先由学生探讨发现,然后教师做出小结。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文档为doc格式